产业赋能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3-11-13 12:11:18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杨绍银 | 作者:胡俊雄 | 点击量:6453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胡俊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笔架山乡夯实产业振兴发展基础,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重点人群,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推动本乡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上新桥村率先垂范

因地制宜,以“特”破局。上新桥村位于撇洪新河南岸,当地多以丘陵地貌为主,闲置旱土较多,灌溉水源不足,该村除传统的水稻种植外,红薯等耐旱作物的种植也较为广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劳动力,带动村民致富,上新桥村从实际出发,从实处着力,村支两委通过多次协商讨论,考察学习,市场调研,走访群众,最终决定在当地发展红薯种植及加工的特色产业。

创新模式,以“带”共富。产业与思路确定后,上新桥村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和农户在自家屋前屋后分散种植的方式,在当地种植淀粉红薯和水果红薯约400亩。同时,上新桥村积极结合相关政策,发展庭院经济,建立帮扶车间,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6个,间接带动本村百余户农户种植红薯,进一步激发农户内生动力。

健全链条,以“效”提质。村支两委先后前往邵阳、怀化等地考察学习,由合作社新建厂房,注册商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生产力。通过前期市场走访调研,与城区和当地的商超、饭店达成合作意向,产品生产加工完成后由合作社负责联系销售渠道并进行兜底销售,打消农户在加工和销售方面的疑虑,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通过红薯零售、产品加工销售及租金等收入,上新桥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增加12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每亩增收两千余元。下一步,上新桥村将继续用好本村“土特产”,下足振兴“真工夫”,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条,稳步推进集体经济增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